根据北京日报最新消息,石景山八角街道八角路社区22号楼居民改建初步意向征询同意率达到100%,将按照改建后建筑规模增量不超过30%开展危旧楼房改建。这是北京首个原拆原建项目试点,标志着石景山的老旧小区有望迎来重生。
石景山老旧小区面临的问题
石景山的老旧小区始建于上世纪50-70年代,房龄超过50多年。每家每户的居住空间仅有15个平方左右,居住设施老化,建筑结构不稳定,存在安全隐患。这些超级老旧小区亟需改建。
原拆原建的改变
北京启动了首个原拆原建项目试点,通过改建,老旧小区得到了新生。改建后的房屋面积增大,每户都有单独的卫生间和厨房,整体建筑增加了电梯和无障碍通道。此外,改建后的房屋产权问题也得到了解决,居民可以办理经适房房本,后期还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办理“经改商”手续,拥有正式产权。
居民意愿和资金问题
然而,推进老旧小区的原拆原建并不容易。在大部分试点小区,100%居民同意是一条红线,只要有一家不同意,原拆原建就无法实施。另外,改建需要居民自筹资金,对于一些居民来说,出资金额较大,有一定的经济压力。
石景山老旧小区的原拆原建试点是一项重要的改造工程,将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产权保障。然而,居民意愿和资金问题仍是推进改建的难点,需要政府和居民共同努力解决。
- 石景山老旧小区
- 原拆原建
- 居民意愿
- 资金问题
- 改建费用